S&P 500指數是由市值大於53億美元的500支個股組成,再用市值加權, 在這種情況下, 一定裡面會龍蛇雜處, 所以, 很簡單的邏輯是, 他會權重比較大的, 一定是有實力的大公司, 才能不斷擴大市值, 擠到權重的前段班, 用動能投資的說法就是強勢股, 買進強勢股, 買高賣更高.
那我們就很簡單的把前段班的個股打一包不就得了? 然後, 再隨著每季的權重調整, 跟著調持股就好.
以下是目前S&P500的前20名, 佔了36.65%的權重, 裡面都是知名的大企業, FAANG除了Netflix(目前第25名)都到齊了, 迪士尼(DIS)、VISA、MASTERCARD、老巴最愛的美國銀行(BAC)及波克夏、老巴的好朋友微軟(MSFT)都在啦, 可謂是眾星雲集.
1

1
為了能看到更長期的表現,
我們把這堆分成二組, 一組是2000年之前上市的, 一組是2001年之後, 如下:
2000年之前組:

1
2001年以後組:

1
來看績效:
2000年之前組CAGR 18.59%算是海放S&P500的 6.95%啦, 拉回也比較小一些.

1
2001年之後組, 這幾年表現比2000年之前組還要好, 可想而知加在一起會是個利多.

1
當然這樣回測並不是那麼嚴謹, 畢竟每季前20名都有可能會變, 會有新公司進榜, 會有公司掉出榜外, 也算是汰弱留強的一種.
以上算是一個懶人投資組合的參考, 也不用看財報什麼的, 市場就幫我們選好最強的股票了.
不過這樣的缺點是遇到2008年的崩盤會閃不掉, 阿批個人不喜歡太大的Drawdown來考驗信仰, 所以要用也是搭配冠軍策略(Accelerated momentum), 用絕對動能來避掉, 又可以賺到負相關的出場資產報酬, 這樣不費事, 又能有不錯的績效.
這裡只是個人的想法分享, 要投資請務必做好功課喔.
延伸閱讀: [雙動能投資]-讀書心得及摘要